不可錯過
路環(huán) 尋原味生活
路環(huán),是澳門一個三面環(huán)海的離島,比起澳門本島,那里顯得更加慵懶。在路環(huán)長大的人說,路環(huán)的景像很有田園牧歌的感覺,就像一個安逸的大花園,不僅住著一些喜歡安靜的土生葡萄牙人,還住著一些很懷舊的人。
穿街走巷,看完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老建筑后,不妨也到路環(huán)尋找一份更加真實和原味的澳門生活。除了到黑沙灣邊與當(dāng)?shù)氐钠咸蜒廊恕皳屛蛔印背云咸蜒缽N師做的正宗葡萄牙菜外,最愜意的事情是從海邊漫步到位于中心位置的天主教堂。有70多年歷史的天主教堂,是巴洛克式建筑風(fēng)格,教堂不大,卻是小島上的僻靜之地。教堂門前的廣場上有兩排茶座,從海邊漫步到這里,在老榕樹下點一杯咖啡,獨自沉醉的時光很是美好。 順便說一句,本島市中心的瑪嘉烈葡撻非吃不可。到了環(huán)路,一定要到安德魯餅店一嘗同樣正宗的葡撻味道,再順便探尋一下這兩家據(jù)傳曾是夫妻店的老故事。
很多人抱著“碰財運”來到澳門,卻往往對澳門街角的浪漫視而不見,這也注定了最美的澳門只屬于含蓄的知情者和悠閑的漫步人。 帶上一本“出行攻略”,來到這個處處散發(fā)著東方神韻的小城觸摸最細(xì)小的神經(jīng),你會發(fā)現(xiàn),在這座浮華城市的背后,一樣有著最單純、最樸實的市井生活。 就像有人說的,它最好的時光,永遠(yuǎn)在大部分外來者和迷失于娛樂世界者的想象之外。到這里來,你所要做的,只是走到哪翻到哪,將手中的書放大至身邊的人和事,捕獲最真實的澳門。
板樟堂街上的舊時光
從大三巴牌坊到大炮臺,從市中心到澳門舊區(qū),永遠(yuǎn)都繞不過板樟堂街,貫穿著新舊澳門的這條老街注定了它會成為澳門的重心所在。 在這里,且做購物狂又當(dāng)美食家的人大把,但在吃飽喝足后,不妨停下腳步搜尋一下淹沒在眾多廣告牌中的書店招牌。
澳門的書店規(guī)模都不大,散落在街頭巷尾,很不起眼。在這條曾經(jīng)僅允許葡人居住的老街上,除了一定要與圣道名圣母玫瑰堂面對面,看街道兩旁的中式建筑外,“各據(jù)一處”的文采書店、邊度有書、葡文書店非去不可,在那排滿了密密麻麻的書籍的貼墻書架上,至少有一本會引起你觸碰的驚喜。 剛好處在街道中心的葡文書店是很別致的一家,店內(nèi)正中墻上掛著一幅畫,畫的名字很有意思,叫《沒有人可召喚回昨天》。這里售賣繁體中文、葡萄牙文和英文書籍,最有特色的是一些暢銷的葡萄牙文小說和講述澳門歷史的圖書和攝影集,其中有一本《澳門的舊時光》的攝影集很有收藏價值,里面記錄了澳門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的大街小巷的場景,你可以帶著這本畫冊走訪那些留下來的老建筑,尋找澳門的舊時光。
與老街坊一起嘆早茶
如果一大早你會直奔紅街市,說明你離澳門原住民的生活不遠(yuǎn)了。 地處高士德馬路與提督馬路交界處的紅街市,藏著澳門人最普通的生活,蔬菜、肉、海鮮,還有豐富的醬料一應(yīng)俱全。市場周圍的橫街窄巷里更有無數(shù)的商鋪店主和小販在吆喝。若不需要買什么,那就穿過街市,到對面的龍華茶樓嘆早茶吧。 龍華茶樓開業(yè)已有40多年,既沒裝修,也不開分店,永遠(yuǎn)屬于澳門原住民的私密場所。只有一層的這家古茶樓,面積不大,卻裝著老澳門的生活場景,有各種老式的茶壺、茶具、木頭桌椅,老板喜歡站在門口正對樓梯的柜臺邊與客人打招呼。
最令人愉快的是明亮的窗子全是打開著的,望出去就是澳門的老街區(qū)和陽臺上主人種植的花草。這里的茶客大都有自己固定的位子、固定的口味以及固定會讀的報紙,這就好像他們的家,享受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找個“別人”的位子與老街坊聊天喝茶,會讓人不知神往何處。記住了,這里仍保持著傳統(tǒng)的經(jīng)營模式,想吃蒸籠點心,你得自己去樓梯旁的小車子拿,叉燒包、肉絲炒面、干炒牛河都是最實惠的早茶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