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來,西江千戶苗寨,我已經(jīng)游覽了3次,然而,每一次重臨,我都會有新的感觸。這,也許源于西江千戶苗寨的龐大,也許源于西江千戶苗寨厚重的歷史和文化。這個黃金周,我又一次來到西江千戶苗寨,所不同的是,這是我工作之后第一次來,似乎是為尋覓一份心靈的寧靜而來。
西江千戶苗寨四面環(huán)山,重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趙超帆 攝)
吊腳樓層層疊疊順山勢而建,連綿成片。
苗家妹張嘴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
A 回到夢中的千戶苗寨
西江苗寨位于貴州凱里市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西江有1250多戶,5600多人,為全國最大的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jié)地,素有“千戶苗寨”之稱,被譽為苗族的大本營。
還沒到西江千戶苗寨,同行的師妹們看到幾間吊腳樓,便拿起相機透過車窗一陣狂拍。“呵呵,別急,前邊有個亭子,是專門為觀看千戶苗寨而建的,角度會更好。”我對師妹說。等車轉(zhuǎn)過山彎來到那亭子的時候,師妹被震撼了:“天,千戶苗寨規(guī)模這么巨大,氣勢這么恢宏!”
站在西江千戶苗寨對面的觀景臺,我的心霎時寧靜,我靜靜地站著,像品一杯回味悠長的苗家春茶一樣,品讀著西江千戶苗寨。
B 苗寨透著傳奇和神秘
西江是苗語音譯,意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西江千戶苗寨由于聚居著眾多的苗族人,被譽為“苗都”。
西江千戶苗寨四面環(huán)山,重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寨內(nèi)吊腳樓層層疊疊順山勢而建,又連綿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點綴。吊腳樓多為三層,基座以青石、卵石壘砌,一層圈養(yǎng)牲畜,二層住人,三層為糧倉。居住層有長廊,圍有木欄,設有長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繡,人稱長廊木凳為“美人靠”。苗寨以青石板路串連,楓樹成林,楓香撲鼻。
在這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苗寨深處,隱藏著太多的傳奇和神秘。
據(jù)當?shù)亻L者介紹,被苗族尊奉為祖先的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在涿鹿大戰(zhàn)中不敵黃帝,敗走疆場,潰退中原——這是一場被后世所有的苗族古歌反復吟唱的戰(zhàn)爭,因為它構(gòu)成了一個起點,苗族先民從此開始了一場沒有盡頭的遷移。世所罕見的遷徙伴隨了整部苗族的文明史,它后來被稱為人類史上的“最古長征”。“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就是中國的苗人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由于沒有文字記載,沒有人知道,600年前遷徙到西江千戶苗寨的有多少戶多少人。唯一可記載的,已到民國34年。當時民國設治局統(tǒng)計,西江苗寨有1000余人。目前,西江苗寨已發(fā)展壯大,全村有1200多戶5400多人。
C “穿在身上的無字史書”
遷徙不僅影響了苗族人的生活,而且影響了他們的心靈。苗族人的生存中,后來生長出了一種名叫“遷徙文化”的東西,它頑強地長在苗族的服飾、歌謠、口耳相傳的故事,以及一代代人的情感里。
“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不會唱歌難做人。”這里的人們張嘴就會唱歌,走路就會跳舞。在廣場上,剛好遇到表演,它是無伴奏多聲部自然合聲,模仿的是自然界萬物之音。沒有教科書,沒有五線譜,卻以口口相傳、代代相授延續(xù)至今,被譽為“天籟之音”。
西江千戶苗寨為代表的雷山苗族服飾,淳而不土,雅而不俗,雍容華貴,別具一格。特別是盛裝“烏擺”,衣袖、衣邊及背上均用挑、縐等繡法繡成龍、虎、羊等動物圖案,沿托肩鑲長方形花草圖案,袖口寬大,為無扣交叉大領衣。穿時,袖、肩綴各種圖案的銀花片,配以銀角、壓領、項圈,飾以銀頭花、銀鐲等。下著百褶裙,外罩24條紅底繡有花、鳥、魚、蚌、蛙、龍、鳳圖案的花飄帶。這些繡著花草動物、山水人物的苗繡,是苗族先祖對遷徙歷史的記錄,是一部關(guān)于苗族先民社會歷史的人體文化史書,既記錄了歷史,也成就了藝術(shù),人稱“穿在身上的無字史書”。
D 銀花顫動,有如風中游花
苗族銀飾,也堪稱中國民族文化之一絕。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銀飾制作巧奪天工。
西江的苗家女子裝,必然佩有銀飾——頭戴銀簪、銀梳、三五束銀桐花、數(shù)朵墊頭巾的銀花牌、兩朵銀花鬢夾以及銀耳環(huán)。此外,還須有銀項圈、銀手鐲、銀披肩、銀戒指。種種銀飾多達60多種。一套完整的苗族銀飾,需純銀2至2.5公斤。女子行走間,銀花顫動,有如風中游花,叮當作響,令人傾倒。銀飾傳統(tǒng)流布于所有苗族人中。既使在最僻遠的地區(qū),女子在出嫁時也能戴一套銀飾。這種美麗而純潔的形象,編結(jié)出她們在這個世間活著時最向往的夢。
剛下車,我們的眼球就已經(jīng)被旁邊擺滿銀飾手工藝品的商店吸引住了。走進一家店鋪,熱情的苗族女主人迎了上來。她高盤的發(fā)髻側(cè)戴鮮艷的絹花,半月形的手工木梳玲瓏可愛地輕傍在發(fā)髻旁,深藍的繡花土布衫映襯著紅潤樸實的臉。出于對她的好感,我們只是稍微殺價,就買了不少銀制品。一個小小的銀圈,開價10元5個。“20元,能否優(yōu)惠些?”“20元原來10個,送多3個。”難得店主這么爽脆,我們就成交了。
E 慰藉疲憊心靈的家園
在雷山有一句俗語,叫“蓮花的牛斷了一只角也打架,西江的女孩瞎了一只眼睛也漂亮”。的確,西江歷來是個出美女的地方。
中國知名學者余秋雨到西江后被西江的美女團隊所震撼,他說,“西江苗寨女孩美得端正朗潤,更接近中華文明的主題淑女形象。如果不是那套銀飾叮當?shù)拿褡宸棧齻兊娜菝玻坪鮿倧拈L安梨園或揚州豪宅中走出。”又說,“西江苗寨很大,一千多戶,四五千人,因此這種美麗很成規(guī)模。”
一天的時間里,我基本上都是在寨里漫無目的地閑逛,尋找想拍的東西,或者買些自己喜歡的紀念品。我還是喜歡這樣的狀態(tài),隨意的、放松的、無拘束的旅行方式。
之前,身在喧囂鬧都,臉上抹著疲憊,心靈偎著疲憊。今次,像陶淵明一般闖入一個類似桃花源的地方,洗去渾身的疲憊,而依山傍水、群族而居、與大自然融為一個整體的西江,但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田園、風雨橋、流水、人家,構(gòu)成千戶苗寨看不盡的風景,儼然一個世外桃源。我當它是慰藉疲憊心靈的家園。
進入西江千戶苗寨,我用靈魂去閱讀它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離開西江千戶苗寨,我?guī)ё邿o盡的思念與牽掛,卻帶不走一絲云彩。“明年,我還會再來。”離開的時候,我禁不住輕聲說。 (來源:江門日報文/圖 謝富瑞) |